2014年11月26日 星期三

再思,吵雜的,路思義時刻。

今天跑了兩趟路思義


這學期第一次聽路思義時刻
是歷史系運宗老師的演講

依照以往的經驗
路思義時刻大概只會坐滿教堂的三分之一

結果我到教堂外時
被嚇到了



竟然有一堆人在排隊
心想是不是走錯場

而且每個人都拿著一張小紙
上面蓋著兩到三個不等的小印章

我疑惑了起來
不過還是跟著隊伍往前進



教堂是坐滿的
到底是我太久沒來

還是路思義時刻終於受到大家愛戴?
何況今天主題又提及東海的精神

但是
整場好吵



有進過教堂的同學就知道
路思義的回音很大

台上的人使用麥克風
講太快會糊掉

台下的人小聲講一句
整座教堂聽得到



結束後
詢問工作人員

才得知今年新生
被規定需要累積聽講座

所以才會有人拿著卡
要蓋個章



我恍然大悟
也明白學校這樣做的用意

但是我不禁想了想
整場聊天滑手機睡覺的情況

還是不禁嘆息了一下
並深深懷念之前的路思義時刻



之前的路思義時刻
我並不會每場都參加

對該場講者或題目有興趣
才邀同學一起去

當然聽得津津有味
收穫頗多



但是當這種需要自發性參加的講座
變成半強制性的政策時

設立路思義時刻的原意是否會被抹煞?
又或者只是為了集場次而來聽?

真的對這個主題有興趣嗎?
到底能得到多少?



我想
即便是需要集滿講座

也應該是選自己喜歡的
而非來到這裡卻在滑手機

如果是如此
那就毫無意義了



在東海讀書是幸福的
能有這麼多可以了解與學習的精神

自己能不能把握
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又能不能實踐
更為重要



期盼
每個來聽路思義時刻的同學

都是出於甘心樂意
準備好要裝滿知識回家了

沒有針對誰
有感而發



書弘
於台灣,台中
2014/11/26  00:06

1 則留言:

  1. 深深感謝運宗老師在當時稱為爽課的歷史課,給我論文等級的思維訓練與操作機會,我永遠忘不了他弓箭理論是如何貫穿主題。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