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日 星期三

五四神研,雜感。

隨著時間的推進


要書寫出一篇心得
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情

尤其當自己發現自身的不足
夥伴們的文筆水平遠遠超過自己時

心中更充滿著恐懼與不安



雖然沒辦法像前總統馬先生那樣
非常坦然地說「我這不是來了嗎?」

由於心中想法依然破碎
很難書寫成有邏輯與系統的文章

但我還是盡我所能
以斷章的方式書寫出自己的體會

依舊充滿批判
文長慎入



1.
關於四次神研

大學四年
每年的神研班都很幸運地參加到了

從創世紀、使徒行傳
到去年當籌委的羅馬書

乃至於今年在神研班第一次查到福音書
我的心境都不斷在轉變中

小大一時
接受神研式查經的衝擊

甫離開青少年偏靈恩信仰體驗的我
發現血液中仍然留著身為改革宗的反骨精神

在第二年的使徒行傳
更加堅固了自身的信仰價值

並被賦予下屆神研籌委的使命
展開與東海長青巡迴相關聯的旅程

羅馬書的神研班
奔波於各處

很可惜沒有很深入研經
但與全國各地的籌委同工是很難得的經驗

今年的約翰福音
很快便能進入狀況

也遇到一群很特別的「輔導組員」
這是我經歷過最鬧的神研班



2.
關於負能量的我

尤其在參加神研班之後
回到「真實世界」的生活之後

營會的熱情、反思與理想
往往轉變為疲累、批判與空想

這是一件令人沮喪的事情

我們帶著改革的希望回到我們的群體
無論是學校、團契或教會

卻消耗在
各種荒腔走板的狀況中

青年們的裝備被視為異端
所發出的不平之聲仍不被看重

該如何是好?
我沒有答案



3.
關於專業與信仰的對話

今年我遇到的輔導與組員們
可堪稱最強陣容

所學專業橫跨文理工醫三類組
能夠全方位地討論經文

就像先前已書寫心得的幾位組員們所提及
我們以物理學的「場」說明三位一體的概念

從現代醫學的觀點看待耶穌醫病的步驟
也有能力使用各國語言譯本來推敲經文的處境

更不用提
從歷史、文化、社會與政治角度分析

聖經不再是冷冰冰的文字
也不會是只有單一答案的文本

神研班最吸引人的地方
就在於此

不同的路徑出發
卻指向同一件事情

就是基督信仰!



4.
關於牧函與政治

梁大刀牧師(牧師人如其名)
在專講時提到

(我們的)目標不是台灣獨立!而是建立一個
新而獨立、彼此相愛與創造空間的國家!」

當頭棒喝不是嗎?
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來說

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牧函重不重要?
官方立場重不重要?

以上兩個問題
我會回答兩個肯定的答案

在正反兩方勢均力敵之際

有程序正當性問題而通過的牧函
到底能不能代表長老教會官方立場?

長老教會相挺太陽花學運
痛斥當局藐視法治程序正當性

然而那封牧函
被很多「屬靈長輩」與「屬靈領袖」視為真理的那封牧函

卻宛如數年前
引爆太陽花學運的服貿半分忠教會版

長老教會到底是因為公義
而站在太陽花的那一端

抑或是
純粹反對特定黨派而選擇怒吼?

我當時想得很美好
但時過境遷

我想
我們都看得很清楚

當總統府裡面坐的人不同顏色時
長老教會就變得溫馴了

那現在呢?
這些需要教會包容與餵養的羊群們呢?

昔日不惜對抗威權政體的教會
把政治手段搬進教會的代議制度

上至總會,下至會員和會
長老教會的憲政運作與精神已經逐漸崩解

順便提出警告
明年的基層選舉

極右的某基督教政黨捲土重來
諸多地方長老教會將成為幫兇

我們務必裝備好自己
迎戰



5.
關於籌委選舉

作為一位曾經擔任過神研籌委的人來說
能夠體會大家對籌委這項職務的未知恐懼感

而我也覺得
今年的兩位中區籌委很優秀

先請歷屆的籌委上台簡短分享
剛好去年的兩位都還有來參加神研

這是一件好事
也是一種到齊的概念

我一直認為
沒有人的學業不忙碌

很不喜歡看到
籌委選舉變成推辭大會

我也很不客氣地說
今年更讓我覺得厭惡的

是將理應嚴肅的選舉
搞成陷害與玩笑

神研班籌委是一項服事
為何得以輕率?

台上的現任籌委與歷任籌委
很認真看待此事

大部分的選舉人與被選舉人
也都相當慎重思考

但顯然
部分長老教會青年對公共領域的思維必須加強再培養



6.
關於聖經中的父權

尤其是獻心會
用戲劇的方式呈現

更讓我有相當多的反思

老實說
身為一位男性

不斷聽聞講者強調聖經內女性的定位問題
心裡雖明瞭父權社會中的壓迫

但試圖塑造男性即為結構性迫害者角色的這種論點
我內心是有點小小委屈的

也許思考不足的部分
求主賜智慧吧

(編按:
經人類學博士一扣醬解釋之後

補充如下
父權是一種意識形態

因此不是只有男性會成為結構性迫害者
有女性也會從父權立場壓迫他人)



7.
關於逃避

約翰福音裡的耶穌
很愛逃

面對一群失去理性咄咄逼人的猶太人(像我)
但這是很有智慧的逃法

並不正面衝突
而是退出可能演變為混亂的戰局

逃げるは恥だが役に立つ
這部去年底紅極一時的日劇

戲中角色也都在逃
泛科學就有一篇文章寫得不錯

我要說的是
每次來到神研班

就是逼迫自己
想一些不願面對的真相的時刻

停下腳步
重新思考逃避已久的那個真實之我

「妳可以給我水喝嗎?」
戲劇中的白衣耶穌這樣問道

問那句話的
不只是愛我們的主

也是我們心中最深處黑暗的
最不想被掀開的

給水喝
意味著要面對著對方

有時
則是面對著心中的那個自己

試問自己
「妳()可以給我水喝嗎?」



8.
關於未來

自己是否以不同的身分
重返神研班

未來的方向
無人知曉

看著幾位夥伴的心得
不禁露出微笑

自己還是要再多加把勁
才能書寫出感動人心的文字啊

特別感謝第二十四小組
有你()們,真好

期待
未來的相逢




9.
關於尾聲

耶穌看著伊佇遐,知影伊已經佇遐倒真久,
就給伊講:「你愛好起來無?」
(約翰福音 五:6) 
...講煞,耶穌給伊講:「來隨我!」
(約翰福音 二十一:19)

耶穌對畢士大池旁病了三十八年的人
問道:你要痊癒嗎?

耶穌也對曾三次不認祂的彼得(是三次不認主,不是雞叫了三次XD)
說:來跟隨我!

這兩段其實沒有關聯的經文
被我選了出來

這就作為我在五四神研
所領受與體會的總結

也成為
我現階段對信仰的告白

當我把它們連結在一起時
彷彿就是主基督站在我面前

站在受傷、孤單、故作堅強的我面前
告訴我

「你要痊癒嗎?來跟隨我!」



書弘
於台灣,高雄
2017.02.01  22:4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