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9日 星期五

當口譯



 前天下午的掃地時間,當我來到班上,每一個小孩看到我,都藏不住那好奇的神情,熱切地問:老師你會說日文喔?!



 事情是這樣的,簡單地說,班導師寫了一份計畫書,課程內容是申請國際志工每周來上一節課。而這位志工來自日本宮城,將駐校一年,進行國際文化交流,她的名字是ひな(Hina),因為喜歡臺灣,在大學的最後一年申請休學來臺擔任志工。

 由於ひな被安排在學務處社團組,因此也算是在同一間辦公室,之前也只有短暫地認識、交談過幾次,赫然發現自己的日文能力完全歸零。我怎麼也沒想到,教育實習的第一堂課,不是教自己的本科,竟然是當ひな的助教,協助日翻華的口譯,這未免太有趣。



 其實,敝高中母校有與日本沖繩的某所高校締結姊妹校,因此每年都有短期交流活動,還記得小高一時,班上有同學擔任接待家庭,所以「傳說中」的日本學姊都會來班上一同午餐,那時接近聖誕時節,我寫了張小卡片送給這位大和高校女生徒,用尚不流利的英文彼此對話幾句,兩個人都一頭霧水。回想起來,當時生性害羞的我還真是大膽,不知道哪來的勇氣,敢去跟外國女孩搭話。

 升上大學後,才正式開始學習日文,雖說學了兩年多,可是看年數是不準的,連「みんなの日本語」教材都沒辦法修完,可見程度還停留在幼稚園。我自認不是學語言的料,但因為受到喜愛日式動畫的啟蒙,在語感方面有達到拿來說嘴的程度。

 說到動畫,我以為現在的中學生只看一些無腦的Youtube網紅和中國新說唱之類的節目,不看日本動畫了,但今天的市場調查發現,宅圈比例還是頗高,甚至我還想大聲呼喊正遠在英國攻讀政治理論碩士的楓先生,我們班上竟然有六、七個同學是JOJO的忠實粉絲,你可以放心了。



 不得不說,ひな教得真是好,連班導師都稱讚萬分。她把自己的日常生活,當作第一堂課的教材,橫跨了語言、文化的限制,讓這群小國一聽得津津有味,也打開了孩子們認識這個世界的第一道窗。

 大學時代,我曾經有去日本交換的夢想,但簡章上的語言檢定標準成為夢碎的記號,取而代之的是從五十音開始的日文課程。也因為這樣,我才有動力參與教會的普世活動,至少補償了點自己想看看世界的欲望,後來發現,我獲得的比這些更多。



 我看見,這群學生眼裡充滿了好奇的火花,站在台上的我,只是個引導他們發現這偌大世界的,老師。但真正去發現與冒險的,不只有學生,老師也應該陪著他們,在名為知識的大海中,一起驚嘆與分享。

 雖然一個人一生,可能有無數個路口需要抉擇,但現在,我彷彿就站在人生的其中一個十字路口,夢想與幻覺、現實與理想,無法看清。上主的聲音在哪?我等候、我聆聽、我祈禱,我前行。



 課後,班導師還順便指點,說我的氛圍經營和翻譯做得不錯,而且看得出來有準備,但還是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在此就先不贅述。的確,我為了昨天這堂課,翻了又翻ひな的講稿,查了不少補充資料在課堂上額外分享。可是聽到這段回饋,真是愧不敢當,明明班導師比我厲害多了。

 二年日文重修的人,竟然能站在講台上當口譯,而且主講老師還這麼可愛,何等恩典。



書弘
構思於臺灣,臺中,大度山
書寫於臺灣,臺中,西大墩街
2018.10.19  14:5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