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6日 星期四

冷色系的瑪妮




 以往的「#弘的讀冊生活」,都只有摘錄書中一段文字,或是寫下自己的幾句心得便分享貼文了,但我越來越覺得,這種做法對一本書來說實在是太粗糙,也太無禮了。所以,我會嘗試將自己所閱讀的書籍中,挑選有感動的部分書寫在這兒,除非有必要,否則將以不劇透的方式進行,讓讀者仍能動力閱讀,也許並不會每本書都會有產出,我不是專業的書評人,這是自我的練習,也是一趟旅程。



 其實,「回憶中的瑪妮」(When Marnie Was There)這本兒童文學書,是1968年卡內基文學獎的入圍作品,作者是瓊安.G.羅賓森(Joan G. Robinson),比較為人所熟知的是她用她女兒的泰迪熊做為主角來創作故事集,而該系列也讓她成為知名作家。

 以上是書扉頁對作者的簡介摘錄,但其實我對瑪妮這部作品的初次接觸,是三年多前與同學楓先生一同去電影院觀賞同名動畫,由米林弘昌執導,當時流傳該片可能為吉卜力工作室最後一部動畫作品,因此我和楓先生很快就成行了。那時我剛開始學日文,在觀影後也書寫了一篇無關劇透的短文,連結如下。




 我一直都很喜歡米林弘昌的執導作品,從首部「借物少女艾莉緹」(借りぐらしのアリエッティ),到「瑪妮」(思い出のマーニー),以及我還沒有機會觀賞的「瑪麗與魔女之花」(メアリと魔女の花),不曉得是不是巧合或是他自身的志趣,這三部恰巧都是分別改編自三位英國女性作家的作品。米林弘昌的作品風格有種特殊的細膩感,尤其在人物情感的呈現,以及日與洋的元素融合不衝突,是我覺得米林弘昌最特別之處。

 (話說,來個冷知識,如果讀者有看過宮崎駿的「神隱少女」[千と千尋の神隠し],一定對無臉男[カオナシ]不陌生,其實他的原型就是米林弘昌導演本人。)



 扯遠了,事隔多年,當我再度在圖書館偶然看到這本書時,便不自覺地從書架上取下,好像有一股力量驅使我來細細品味這本我只看過動畫的原作。大約花了幾個禮拜看完,最常閱讀的時機都是在搭乘往中興大學的公車上,不知為何,禮拜一下午的慵懶氛圍,很適合跟著主角安娜(Anna,動畫裡改名為杏奈[あんな])在村子裡跑來跑去,而且是孤獨地一人。

 總覺得,這故事雖然是在溫暖的英國諾福克地區,但閱讀時總有種冷冽的空氣迎面而來,也許是我把米林弘昌的動畫畫面帶入腦海,那當中也是冷色系。(查了才知道,動畫是為了配合原作的「冷清風格」,表示我還是有點感性的閱讀能力的。)

  但比起瑪妮(マーニー),我很喜歡安娜這個角色,她被營造成常常獨自跑跳的人物,身為獨子的我很能夠體會那樣的感覺,自有記憶以來,獨自一人玩耍是我習以為常的事情,不是說沒有父母或親戚朋友陪伴,而是當我獨處時,「這樣也蠻好的」的想法會冒出,跟安娜的自白不謀而合,當我看到安娜一次次地重述著這樣的心底話時,我的心是震撼的。



 作者瓊安說,「你可以寫很多很多書,但只有一本是真正的你。」這本瑪妮,就是她自己,我突然能夠明白為何自己那麼愛瑪妮這部故事書、這部動畫,因為在裏頭,我找到那個真正的自己,如同水面映照出自己那最初的面孔,那上主最初創造我的樣貌,以及塑造自己的過程,為此,我感謝上主,讓我能遇見,冷色系的瑪妮。



書籍資訊 
回憶中的瑪妮
瓊.G.羅賓森(Joan G. Robinson)著,王欣欣譯
台灣東販出版
兒童文學類
弘的書摘小語//也許,你也能從中,找到自己的樣貌,推薦給你。





書弘
於臺灣,臺中,大度山
2018/04/26  23:4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