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2日 星期三

後搖滾,二十二歲。

最近不知道為何


在工作的時候
開始聽起後搖滾(Post-rock)

剛開始只覺得節奏感很強
讓曾經碰過打擊樂的我非常著迷

加上後搖滾很少人聲
所以做事情時比較不會分心

後來去查資料
才發現後搖滾還蠻有趣的



維基百科是這麼寫的

後搖滾(Post-rock)在分類上尚有爭議,有些人將其看作搖滾樂的一種。後搖的一個特點是,所用樂器一般與搖滾樂相同,但節奏、和聲、旋律、音色及和弦進行(Chord progression)都有別於傳統搖滾。

不知為何
我就想到我自己



回首二十一歲的這一年
我彷彿後搖滾

尚未被分類
有別於框架的限制

期待打破傳統
顛覆信仰的刻板

至少我不停嘗試一條
屬於自己的路



看了看
去年在生日時書寫的文章

那時的自己正在讀
盧雲(Henri Nouwen)所著「向下的移動」

以愛和服事作為基礎
選擇一條謙卑的道路
讓自己的生命不斷成長
更盼望能照亮別人

這是我那時候寫下的文字
不免掩面自問

我在二十一歲成長了多少?



面對荒腔走板的社會與教會
常常忍不住批判起來

但有時又覺得
太過頭

因此處在掙扎
是我生活上不時會發生的一個環節



我仍然
在繼續學習與前進

我突然體會到
人生

如同後搖滾
雖弦律不斷重複

即使有不和諧
即便有拉扯

但和聲不斷地堆疊起來
與時間交融形成一道流動的河流

源源不絕地
朝著目標來邁進



不免俗地
謝謝大家各種意義上的「祝賀」

就不一一唱名
無論是卡片、私訊、口頭、塗鴉牆、蛋糕、紅酒、滷味

昨天驚喜連連
感謝上主讓我認識妳/你們

也謝謝我的父母
容忍兒子的不成熟陪伴著我



最後
依照往例

用我的母語書寫一段經文

咱佇上帝面前勇敢無驚,因為咱若照伊的旨意祈求,伊會給咱聽。 
(約翰一書五:14,現代台語譯本)



期許
我的二十二

能如同後搖滾
因著上主的恩典

在平凡的日常之中
激起不平凡的節奏與音符



書弘
於台灣,台中
2017.02.22  06:0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