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7日 星期六

在二手書店巧遇驚喜

我是個超喜歡逛二手書店的人


但正確來說
只要是書店我都喜歡

自小就很愛看書
沒辦法誰叫我的名字裡有個""字呢



一直坐在書桌前
今晚決定走遠一點吃飯

我很少往上東別走
還巧遇了彰中優秀的陳兄

吃飽喝足後
靈機一動(其實早已預謀好)

走進二手書店裡
隨意看看



以前常常逛誠品的我
上大學之前很少接觸過二手書店

但怎麼說呢...
自己覺得二手書店就是有種不同的氛圍

就像日本輕小說[古書堂事件手帖]
說不定還會遇到可愛害羞的店員(喂)

扯太遠了
不過說到古書堂

上次不知道為何就被眼尖的我看到
原價要一百二十元的未拆封[古書堂事件手帖]漫畫第一集

竟然擺在既明顯又蠻隱藏的地方
而且二手價低到嚇人(那本書後來的去處可想而知)



原本就只是隨便亂看
結果目光掃過

看到一本超厚的書
"是字典嗎?"這是心中瞬間閃過的想法

仔細一看
竟然是日語聖經!

從書架抽出來翻翻
書頁的上側有些許受潮的痕跡

應該是曾經不小心潑到水
除此之外書況還不錯

2007年由日本聖書協会出版
還特意標註版本"口語訳"



回到家之後稍微查了一下
日語聖經版本的歷史

這才發現
日語聖經也有多個版本

最早的"文語訳"是在明治時代完成
濃厚的文學風格在當時廣泛影響日本
後來於1917年結合了"大正改訳"新約部分出版

接下來就是"口語訳"
二戰後的1955年為因應愈趨口語化的日語而翻譯
但也許是太淺薄沒有美感所以沒有很普遍被教會使用

最特別的"新改訳聖書"不同於其他譯本
由有福音派色彩的"日本聖書刊行会"主導
強調繼承了"文語訳"的血統

1978年出版的"共同訳"
因基督新教與天主教的習慣
在音譯的名詞上有異同而被批評

目前最新也最普遍使用的"新共同訳"
正好趕上1987年"文語訳"出版一百周年的歷史時刻
不過還是有很多小問題被人詬病

據消息指出
日本聖書協会再度聯合新教與天主教教會著手新翻譯事工
預計在2016年完成暫時定名為"標準訳聖書"的版本

以上是找了一堆日文與英文資料
所整理出來的"日本語訳聖書の歷史"
給大家參考囉



雖然我才剛學日語不久
可是就很想買下來

看了看價錢
再度嚇了一跳

竟然
比我吃一頓燒烤還便宜(媽...這是跟同學去吃的...只有這次...)

本來只想單純分享逛二手書店的喜悅
結果花了蠻長時間在研究日語聖經的歷史...

為早點看懂日語聖書
要趕快去複習大家的日本語第六課了(學習之路遙遙無期)



我是個超喜歡逛二手書店的人!



書弘
於台灣,台中
2014/12/27  22:34

2014年12月26日 星期五

師者,暖生也。

禮拜一就在構思這篇文章了


因著種種動機
重回大一必修的課堂

不是要重修
而是旁聽

老師堆滿了笑容說道
歡迎今天有幾位同學旁聽啊

光這句話
就讓我更加喜愛這位老師



三堂課下來
依然滿滿的筆記

下課與老師的閒話家常
深富意義不尋常

最後老師
又做了一件事情

讓我覺得驚喜
自己就像得到最棒的聖誕禮物



這學期
遇到更多老師們

先前就已認識的老師
更明瞭他們深厚的人文思想

近期才上到課的老師
每天的學習之旅新鮮感不斷

東海
果然是一所獨特的大學



只是自己有時候不免嘆息
這些這麼有學識涵養的老師們

卻似乎不受學生們愛戴
甚至遭到崩壞的學習態度對待著

現今大度山上的學風
究竟變得怎麼樣?

一位位的老東海人終會逐漸凋零
新一代的東海人能否傳承這精神衣缽?



不論如何
學生在此感謝

課堂上分享自身信仰的老師
校園裡巧遇微笑點頭打招呼的老師

講課時總是不改幽默風趣的老師
願意在課後留步討論諸多議題的老師

所有老師的辛勞與教導
讓我在追求知識的旅程中有著不同的看見



僅將此文獻給  東海大學應數系教授  葉芳栢老師



書弘
於台灣,台中
2014/12/26  00:47

2014年12月11日 星期四

那一晚,政治與信仰的相遇

說話要算話


預告了將書寫文章
就不能跳票

神學沙龍的場次不少
這是我選擇參加的其中一場

除了講師是久仰大名的仰恩老師之外
也想聽聽看信仰與政治如何相遇?



信仰的公共性與隱私性
是這場次的題目

通常宗教信仰是相當私密的話題
但當我們對公共議題有關切與委身的時候

信仰會如何影響我們看待議題的角度?
這時信仰的公共性便凸顯出來



仰恩老師介紹了很多"政治神學家"
不少位大人物我早已聽聞

但讓我大開眼界的是
沒想到還有更多前輩都在思考政治與信仰的關係

潘霍華 田立克 加爾文
貝拉 尼布爾 梅茲 左勒



我了解到
這些人物的思想是多麼豐富

必定需要花時間精力來研讀他們的著作
尤其聽到他們對最早來到台灣的宣教士的影響

更讓我恍然大悟
PCT有這樣的神學立場與行動其實不意外



教會與政治
如何取得平衡?

一直以來我都在思考這個問題
按耐不住提了出來

這個問題很複雜我知道
但在仰恩老師的回應中有點方向了



教會與政治就應該保持一種"批判性的距離感"
所謂的"張力"更能表現出特質

基督徒因其本身特有的思想背景與信仰
在關心社會議題時的出發點就很特別

教會不應與社會脫節
"屬世"與"屬靈"的角色其實無法分割



耶穌基督是站在財團那邊嗎?
不是的

祂跟窮人,病患,社會邊緣人站在一起
後世由此發展出了"解放神學"就使耶穌有十分鮮明的定位

基督徒應該自我感覺良好甚至自我中心嗎?
耶穌的行為不就已經告訴我們答案?



高中歷史課本總是把加爾文(喀爾文)
變成資本主義的啟蒙者

但很少人知道
民主政治與"抵抗理論"也是源自於加爾文

仰恩老師提到:清教徒被韋伯稱為"入世聖徒"
"聖徒"的意思近似於今日很熱門的"公民"一詞



顯然被認為信仰最為堅定的清教徒
他們都是社會公義的維護者

今日的教會
這樣的精神猶存嗎?

我們對公共領域
了解嗎?關心嗎?或者事不關己?



還記得學期初
校牧來團契分享

題目是基督信仰與公共性
現在回想起來真是有趣

"基督信仰是企圖改正世界的信仰
若是懶惰就會成為失能的信仰"他說道



何謂改正世界?
難道是到處跟別人說你有罪要悔改嗎?

基督徒對周遭文化
必須要有複合式的包容態度

在政治事務上應包容多元主義
雖然接觸社會將有很大挑戰



基督徒應該關懷他人
而不是把信仰強加於人

耶穌就是一個對抗"帝國威權"的人物
基督徒應該站在天平的哪端?

將基督信仰的精神
與世人一同分享

捨棄自認為神聖的本位主義
廣泛地合作開創未來



後記

老實說
這篇文章是寫給我自己看的

有系統地整理出心中複雜龐大的想法與心得
對我來說是一大挑戰

雖說這篇也不太有系統
但我至少寫出來了(笑)



書弘
於台灣,台中
2014/12/11  17:05

2014年12月3日 星期三

這是一篇認錯文無誤

好吧,我錯了


一直很猶豫要不要寫這篇
可是我還是在某種力量的驅使下完成了

今天想買個東西
所以跑去某店看看

原本就已經有屬意的款式
也沒詳加看價錢就買了

結果走出來不到幾分鐘
但覺得越想越不對



連了wifi看網路上價錢多少
竟然比網購貴太多了

想說去櫃檯問問看能不能退貨
但店員說不行

我就說網購還有七天期限
現在回想起來自己真是大錯特錯



這位店員
後來態度非常差地說道

可以去消保官告我啊
最後店員就沒好氣地說

多少錢?
我自己貼錢自己貼錢!

交涉成功
但...



我錯了
回到宿舍查了一下才發現

消費者保護法19條規定的七天退貨期
僅適用於非實體店鋪買賣

此時心中感到愧疚
突然明白自己是理虧的

大眾這種對消保法的誤解相當普遍
看起來我也成為其中一員了



更諷刺的是
今早交出去的行政法報告

我的結論
"法律是為了懂法律的人而存在"

原來自己就是
那個不懂法律還硬要拗的人

對不起啊!
(腦海不斷反覆出現)



上帝啊
原諒我吧

雖然感到無限抱歉
但仍然覺得如果店員態度好一點

我就會放棄了呀
心中立刻回應:事到如今還在想這個真糟糕(我說我自己)

這次的教訓
讓我刻骨銘心

還有最後一點補充
此篇圖與文互不關聯



書弘
於台灣,台中
2014/12/03  22:25